定期危疾會隨時間愈來愈貴,長遠而言儲蓄保險是否比較划算?

  • 更新於

的而且確,定期危疾隨着受保人年紀增加,保費會提高,但長遠來說,整體保費還是遠遠比儲蓄危疾為低1。在計算兩者的保費差異時,有三點大家需要留意:

 

第一,由於兩者早期的保費(如 45 歲前)相差非常大,只要把差額作簡單投資,如銀行定期、債卷等,最終的複合收益有可能遠高於買儲蓄保險,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人推崇 “Buy Term Invest the Rest” (BTIR) 這個概念。

 

第二,退休後未必需要危疾保。因為危疾保旨在保障你停工養病,失去收入時的生活開支,而退休人士並未有全職工作,即使患上危疾,也不會失去收入,而醫療費用亦可以醫療保險 (如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計劃 ) 提供保障,所以 65 歲後未必需要繼續支付定期危疾。

 

第三,不少人預算不夠,寧願犧牲/減少「保障」但堅持買「儲蓄」危疾,當患上危疾時才後悔當初買的保額不夠,這種做法風險很大。我們建議你先以定期危疾獲取基本保障,再考慮以其他產品完善你的理財計劃。

 

按此查閱 Bowtie 危疾保「未來保費表」

1 以 35 歲非吸煙男性投保「Bowtie 危疾保 (多重保障)」 HK$100 萬保額的標準保費計算 ; 儲蓄型危疾保: 數據為 2022 年 3月 10 日市場上 6 個提供多重保障的儲蓄危疾保險 (18-20 年保費供款期) 標準保費的平均值。